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院首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廉政要闻>>正文
纪法面前没有功过相抵
2019-11-15 15:33  

 

        前不久,某县农工部长在接受审查调查时忏悔道,“以前总认为自己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作了一些贡献,得了几个大奖,即使被组织发现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,也会念在我的功劳,从轻处理,有了这种错误思想,就常常把纪律、法律抛到了脑后……”自认为有了些成绩就躺在“功劳簿”上睡大觉,甚至想把成绩拿来当违规违纪的“护身符”和“挡箭牌”,真是打错了算盘。

  常言道,“功不抵过,过不掩功”。然而现实中,却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功与过的问题上犯起了糊涂,无视功、过之间的鲜明界线,以致产生“功过相抵”的错误认识,逐渐在过往的荣誉中迷失自我,在自我膨胀中腐化堕落。究其原因,有的是恃“功”枉纪,把过往功劳当作任性妄为的资本,觉得自己劳苦功高,“拿一点、捞一点、占一点”理所当然;有的则是侥幸心理作祟,认为组织在查处问题时会考虑到各种影响,不可能轻易“动”自己,即便查到自己头上也可以功过相抵,不会被严肃处理。

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原区长薛维林,就是在这种错误认识的驱使下,搞起了腐败、走向了深渊。他在落马之后说,“我原以为,一俊遮百丑,只要工作上做出成绩,只要是不杀人,犯点错误也是枝节问题,有了政绩就能遮住各种错误”。可见,这种“一俊遮百丑”的错误认识,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,值得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引起警醒,防微杜渐。

  功就是功,过就是过,赏罚分明、赏功罚过是古之常理。以事实为依据,以纪法为准绳,严格依规依纪依法,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。延安时期,曾立下不少战功的黄克功,“自恃年轻有为,立过战功,比较骄横”,因逼婚未遂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,由一个革命功臣沦为杀人犯,最终被处以死刑。任何不把纪法当回事,以为功劳很大、成绩很多就可以为所欲为、挑战底线的党员干部,最终都难逃党纪国法的惩处。时时刻刻保持敬畏之心,事事处处把纪律挺在前面,按原则办事,才是正途。

  党员干部在“功”“过”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、认识到位、谨慎行事,时常把“功”看得淡一点,把“过”看得重几分。工作得到组织认可固然值得称赞,但还要保持正确心态,实在干事、无私奉献才是对一名党员干部责任的最好诠释。身为党员干部,须明白,为民服务、履职尽责是本分,务实清廉、两袖清风是本色;须谨记,纪律和法律面前绝无功过相抵一说,更不会有网开一面、法外开恩。

关闭窗口
廉政要闻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· 各地分层级分领域开展精准培训实战...
·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