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头老槐树下的石桌上,总刻着些歪歪扭扭的字。有回蹲在那儿看,见有人用粉笔写了 “明志” 俩字,旁边还画了个指向远方的箭头。问看树的张大爷啥意思,他磕了磕烟袋锅:“就是心里得有个准头,知道自个儿要往哪走,别走着走着就绕到沟里去。”
镇上的陈老师退休前,总爱跟年轻干部说自己刚参加工作的事。那会儿他在山区当支教老师,条件苦得很,住的土坯房漏雨,吃的是玉米糊糊就咸菜。有人劝他托关系调回城里,他摇摇头:“来的时候就想着,得让山里娃多认几个字。这念头没断,就觉得啥苦都能熬。” 后来他在山里待了三十年,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学生,退休时全校孩子凑钱给他买了个保温杯,杯身上刻着 “不忘来时路”。
前阵子听人说,有个年轻干部刚提拔就变了样。以前总说 “要为老百姓多做事”,后来跟着别人出入高档饭店,手里的文件越来越厚,下乡的次数越来越少。有回遇见他老家的亲戚,亲戚叹着气说:“这孩子忘了当初在村口说的话喽,以前总说要让村里富起来,现在连家都不常回了。”
其实明志就像种地,春天得知道要种啥庄稼,不然撒了一地种子,到了秋天啥也收不着。心里的 “志” 就是种子,得选对了,再用心侍弄,才能长出好庄稼。要是一开始就想着 “种点啥能快挣钱”,说不定播下去的是杂草的种子。
街坊们常说,人这一辈子就像行船,得有个航向。要是心里的罗盘没对准,风再顺也会偏离航道。不管走多远,别忘了当初为啥出发,手里的船桨才不会乱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