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守正”,即坚守正道、秉持公正,在廉政语境中,它意味着从政者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、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,不为歪风邪气所扰,不为利益诱惑所动,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。
古往今来,无数清正廉洁的官员用行动诠释了 “守正” 的内涵。南宋的文天祥,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,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和为官正道,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 的千古绝唱,正是他 “守正” 精神的生动写照。他在任期间,公正执法,不徇私情,即使面对权贵的施压,也坚决维护法纪的尊严,用生命捍卫了 “正” 的价值。
在当代社会,“守正” 有着更为丰富的实践场景。在政策制定上,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,不被局部利益或特殊群体的诉求所左右,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;在执法司法中,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,不偏袒任何一方,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。比如,在处理群众纠纷时,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,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,不被人情关系所影响,依法依规做出处理,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践行 “守正”,需要从政者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政治品格。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,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,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,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。同时,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,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。此外,还要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,当遇到违背公正、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时,要挺身而出,坚决抵制。
“守正” 是廉政建设的灵魂所在,只有坚守正道、秉持公正,才能确保权力的正确运行,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。每一位从政者都应将 “守正” 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,在从政之路上始终保持初心,坚守正道,为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