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文化>>廉政词典>>正文
和而不同
2022-05-16 11:21  

     “和而不同”出自《论语·子路》中孔子的一句话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意思是说,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,同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,不会盲目苟同、随波逐流;小人只求与别人一致,但实际不讲原则,不会真正与他人保持和睦。对此,朱熹注曰:“和者,无乖戾之心;同者,有阿比之意。”

  关于“和”与“同”之辩,在孔子之前晏子已有论述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记载:有一次齐景公出猎归来,指着前来接驾的臣子梁丘据对晏婴说:“惟据与我和夫!”意思是梁丘据凡事迎合我,与我关系最和谐啊!晏婴回应:“据亦同也,焉得为和?”意思是你们只是“同”而不是“和”。晏婴比喻说:“和,如羹焉。”厨师煮汤时,把各种原料和佐料加在一起,才能烹调出淳美之味;“和”又如音乐,五声六律,刚柔清浊,疾之徐之,抑之扬之,才能奏出动听的乐曲。而“同”只是单一性质的事物,就好比在水里加水,毫无味道;好比曲调只有一个声音,谁会听它!

  据《国语·郑语》记载,早在西周末年,思想家史伯在与郑桓公论政时就曾提出“和实生物,同则不继”的观点。他认为: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成世间万物,如果所有东西都一样,世界就不再发展了。这个观点与 “和而不同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所强调的都是既要尊重事物的差异,又要注重差异的融合。

  和而不同是多样性的统一。“和”字古体作“龢”,从龠从禾。龠乃象形字,表示一组长短粗细各异的管子,一齐吹奏、各发其声,只要和谐相融,便会悦耳动听。事物的多样性具有创造力,融合多样性的东西能够产生出新的东西;将不同的东西加以调和并使之平衡,就叫做“和”。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只有千差万别的生物共生共荣,世界才会充满生机。

  和而不同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。若为公事各执己见,虽有争执,但各自襟怀无私、光明磊落,是为“君子之争”。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朝为官,两人政见不同,常有辩论。但在私底下,两人相互敬重,从不诋毁对方。王安石为相时,皇帝问他怎样评价司马光,他说,司马光不失为“国之栋梁”,人品、能力和造诣都是很高的。当司马光为相时,有官员给王安石罗列罪名,皇帝欲治罪,征询司马光的意见,司马光说,王安石嫉恶如仇,胸怀坦荡,有古君子之风,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!

  彼此观点不同,内心却能和谐友善,这种“和而不同”体现的是正直和大度,常常有利于正义事业的推进。《北窗炙輠录》载:韩琦与范仲淹议西夏战事互不苟同,范仲淹径直拂衣而去,韩琦从后面抓住他的手说:“国事不容再商量一下吗?”韩琦一脸和气,范仲淹心绪也平静下来。两人殿上争论,殿下却不伤同事之情,只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计民生,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。如此宽阔无私的襟怀,后人评说,“只此一把手间,消融几同异”。

  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”一部人类发展史,就是一部多元文明相互碰撞、共生并进的历史。在这同一方天地、同一个家园,“和而不同”就是要相互尊重、兼容并包。要互学互鉴、取长补短,求同存异、互通有无,和谐相处、共生共荣,在发展道路上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、永葆生机,从而实现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。

关闭窗口
廉政词典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