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文化>>廉政词典>>正文
敬小慎微
2022-01-13 15:13 陈思思 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

敬小慎微出自刘安的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,百射重戒,祸乃不滋。”形容做事从一开始就非常审慎小心,对细小的事物也不马虎,告诉人们要注重小事小节。

“小者大之渐,微者著之萌。”细行、微末虽小,却能小处见大,小事小节上亦可知其品德品行。从《尚书》中的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”,到《中庸》里的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,再到《道德经》中的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,对细行、细微、细节的重视,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。

“敬”是会意字,从攴,以手执杖或执鞭,表示敲打;从苟,有紧急、急迫之义。本义为恭敬,端肃。《说文解字》认为“敬,肃也”,引申为“慎重地对待,不怠慢不苟且。”

敬小慎微体现的是对“小”的态度。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“不虑于微,始贻大患;不防于小,终累大德”。不在小事小节上慎重看待,就会在大事大节上不稳。对“小”能始终保持着极为清醒与智慧的认识,才不会任由小事逐步发展成大事,让事态变得棘手以至难以挽回。

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,离任返乡后发现,自己任职期间在天竺山取了两片石头,倍感羞愧,写了一首自责诗:“三年为刺史,饮冰复食檗。唯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”好友刘禹锡知道后劝他:“区区两块小石头,你何必放在心上呢?”白居易却说:“山石虽不值钱,但取之玷污名声,倘若每个游客都带回天竺山石,哪里还有天竺山的秀美?”白居易对小事小节的审慎态度,让后人肃然起敬。

小事当敬,“敬小”要正确看待“小”,对小事有敬畏之心。唐朝初年有名的清官皇甫无逸,在任职成都时,被任命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,有一次,他巡视境内,夜晚之时没有找到驿所,只好到老百姓家里借宿,恰逢烛炬的灯炷将要烧尽,主人准备添续,却被他阻止了。他认为自己借宿已经打扰了百姓,再让百姓破费于心不忍,于是抽出佩剑砍断自己的衣带作为灯炷。皇甫无逸“断带为炷”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。在常人眼里,这些小事细微琐碎,甚至不值一提,但细微之处却彰显了其对小事小节的敬畏之心,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。

小事当慎,“慎微”要学会拒绝“小”。古人云:“勿轻小事,小隙沉舟;勿轻小物,小虫毒身。”陆贽是唐代以“清慎”出名的宰相。母亲去世,需要守墓三年,在此期间,各地藩镇有意巴结这位“内相”,纷纷赠送厚礼,陆贽一概分毫不取。就连唐德宗都觉得他这样“苛求”自己,有点过分。他却说:“贿道一开,展转滋甚。鞭靴不已,必及衣裘;衣裘不已,必及币帛;币帛不已,必及车舆;车舆不已,必及金璧。日见可欲,何能自窒于心。”“涓流不止,溪壑成灾。”任何事物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在小问题刚萌芽时,就要通过小节的表象洞察到大害的后果,从而“见微知著”,在刚开始时就有所防备,防止积重难返、达到不可收拾的境地。

敬小慎微要做好每一件小事。揆诸现实,任何一件大事的顺利完成,表面看似偶然,其实是各种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。“小事做实就成大事,平凡事反复做就成就非凡。”

“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,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都应敬小慎微,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,将点滴小事做细做实,多积尺寸之功。

关闭窗口
廉政词典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