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文化>>廉政词典>>正文
榱椽之佐是仪
2019-05-03 15:51  

   东汉末年分三国,群雄割据,战乱不断,民不聊生,在这样的环境下,一位洁身自好、为民请命的官吏,能为百姓带来许多安慰与福祉。东吴就有这么一位官吏,《三国志》作者陈寿赞誉为“榱椽之佐”,他就是东吴廉臣是仪。是仪乃北海营陵(今山东昌乐县)人,他的姓很特别,史书记载他本姓“氏”,因为孔融说“氏”字是“民”字无上,所以改姓“是”。

  是仪为人刚正不阿。有一日在朝堂之上,典校郎吕壹诬告江夏太守刁嘉乱议朝政,散布流言,扰乱人心。孙权听后勃然大怒,立刻命人把刁嘉投入狱中,严加审问。孙权问百官有没有听闻,迫于吕壹位高权重,众人不敢得罪,纷纷附和吕壹的话。只有是仪正气凛然地说:“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刁嘉说过诽谤朝政的话,怎么能够因贪生怕死违心地诬陷他呢?”孙权知道是仪忠勇正直,相信了他,最终刁嘉也被证明是清白的。

  是仪一生清廉自守,一心奉公。他“不治产业、不受施惠,为屋舍财足自容”“服不精细,食不重膳,拯赡贫困,家无储蓄”。孙权听说是仪的清廉后,亲自到其家中探访。正巧是仪家开饭,孙权看他住着简陋的房子,屋中家具陈设朴素,家人个个穿着粗布衣裳,端上来的是粗米饭和简单的蔬菜。孙权感叹不已,当即就要赐赠田地、房舍,增加俸禄,都被是仪推辞谢绝。

  孙权晚年多疑,但对是仪的品行始终深信不疑。一日,孙权出游,看到远处是仪家的方向正在修建楼宇,随口问身边侍从是谁家在建新房,侍从回答说必定是是仪家。孙权摇头,是仪节俭,一定不是他家。后来核实果然不是是仪家。

  是仪为官数十年谨小慎微, 勤勉为民,尽心尽责。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事,他总是积极建言献策,但从不背后论人长短。孙权因此责备他不分是非曲直,是仪回答说,我只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本职,只求做事安守本分,尽心尽力做好,实在不敢再搬弄是非。吕壹为人阴狠,专门搜集别人的过失,唯独找不到是仪的任何过失。孙权感叹说:“如果人人都像是仪一样,哪里还用得上什么律法呢?”

  是仪长寿,八十一岁去世。临终前留下遗言,丧事“务从简约”。他的家人遵从其遗愿,同时还谢绝了朝廷的一切恩赐和馈赠。

  榱椽——架屋承瓦的木头,比喻担负重任的人。是仪为人清正廉洁,忠诚担当,一心奉公,他就像一座大厦的榱椽,本身虽不引人注目,却承受着万钧重力,甘于奉献,始终如一。

关闭窗口
廉政词典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