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文化>>格言警句>>正文
身处脂膏不自润
2022-01-29 15:08 宁平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
据《后汉书·孔奋传》记载,东汉初年,孔奋担任姑臧(今甘肃武威)县令。姑臧是个商业发达之地,与羌胡通商贸易,每天有四次集市。每有县官到此任职,不到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。孔奋在此主政4年,“躬率妻子,同甘菜茹”,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,孔奋却“财产无所增”。离任之际,当地百姓凑上牛马器物赠之,孔奋均谢绝,一无所受。有同僚取笑他“身处脂膏,不能以自润,徒益苦辛耳”,孔奋却固守清贫,不为所动。

肥美富庶之地,脂膏自然充足。在有的人看来,近水楼台先得月,身居如此油水之地,自肥才是首选。然而,孔奋清节自守,“置脂膏中,亦不能自润”。实际上,非不能也,是不为也。

润是一个形声字,从水,闰声。本义为雨水下流,滋润万物,如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。在这里,“润”是一种功德。润也有沾益、利益、财物之意,如“利润”。身处脂膏,是“滋润万物”还是“沾益自润”,考验的是为官者的心性与操守。

贾谊《新书·大政上》中云:“为人臣者,以富乐民为功,以贫苦民为罪。”孔奋任职期间,恪尽职守,把姑臧治理得很好,不仅杜绝了欺行霸市、巧取豪夺的现象,让当地百姓都能踏实地做生意,还在姑臧开办学校,鼓励民众入学读书。姑臧的官员百姓甚至羌胡都说:孔君清廉,仁义贤明,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。

唐代诗人骆宾王在《挑灯杖》一诗中写道:“禀质非贪热,焦心岂惮熬。终知不自润,何处用脂膏。”说的是挑灯杖本性并不贪热,奉献时却又不惧煎熬;身处膏脂而不求自润,只想为了使膏脂用得其所而贡献毕生精力。孔奋不管条件如何艰难、环境如何混杂都不惧煎熬、不改初心,为民谋利,真正做到了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。

历史上从来不乏这样的清官廉吏。唐代三朝老臣颜真卿忠正刚直,名重海内。在关中这块富饶土地上做官,却因“拙于生事”,不会“创收”、生利,没有别的生财之道,大旱之年而到了“举家食粥,来已数月,今又罄竭”的地步。他无奈给同事李太保写信求告救济,这就是著名的《乞米帖》。

诸葛亮曾有言:“临之以利而观其廉”。意思是说,让一个人去接触有利可图的事情,才能考察其是否廉洁奉公,洁身自好。越是有油水的地方越容易滑倒,如果面对利益诱惑不能自控,就会近羊则膻,近鱼则腥,近林则柴,近肉则肥,极尽“自润”之能事。光绪重臣李岳瑞在《春冰室野乘》中举过一个例子:“南河岁修经费,每年五六百万金,然实用之工程者不及十分之一,其余多奉官吏,悉供其挥霍,一时衣服、车马、玩好,莫不斗奇逞巧。”“油水”大的地方权力大,但责任也更大,考验也更多。官员如果私欲至上,只谋私利,就无法谋本职、谋大利,结果是肥了自己、苦了百姓。

为官勿忘初心,善始方能善终,决不能将手中公权力视为肥己自润的私地。张居正《答蓟镇巡抚陈我度言辞俸守制》中说:“若独辞上禄以沽名,又受私馈以自润,内欺其心,外欺其主,孤不敢也。”拿着国家俸禄再接受私下馈赠,为自己捞取好处,是自欺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忠。为官从政要始终抱着对权力和人民的敬畏之心,亲民爱民不忘本,清正廉洁不自肥,才可行稳致远。

关闭窗口
格言警句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· 各地分层级分领域开展精准培训实战...
·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