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院首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文化>>格言警句>>正文
一心可以丧邦,一心可以兴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
2021-04-09 11:57  

原文

在作风问题上,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,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。古人说:“一心可以丧邦,一心可以兴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。”作为党的干部,就是要讲大公无私、公私分明、先公后私、公而忘私,只有一心为公、事事出于公心,才能坦荡做人、谨慎用权,才能光明正大、堂堂正正。作风问题,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。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,几顿饭,几杯酒,几张卡,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,都与公款、公权有关系。公款姓公,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;公权为民,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。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,做到公私分明、克己奉公、严格自律。

——《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(2014年1月14日)

■ 典出

仲弓曰‘焉知贤才而举之’、子曰‘举尔所知,尔所不知,人其舍诸’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。推此义,则一心可以兴邦,一心可以丧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。”范氏曰:“不先有司,则君行臣职矣;不赦小过,则下无全人矣;不举贤才,则百职废矣。失此三者,不可以为季氏宰,况天下乎?”

——宋·朱熹《论语集注·卷七 子路第十三》

■ 释义

一种心可以导致亡国,一种心可以使国家兴盛。这两种心只是公与私之间的一念之差而已。作为一个将“立党为公”写进党章的政党,中国共产党历来将公心放在极为重要的高度强调。何谓公心?并非是违背人的天性,让官员们完全摒弃私心,而是要在公共事务领域,将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。权力在手,不应用来谋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,而是要为百姓谋福祉。在公与私之间,关乎执政党的公信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。


关闭窗口
格言警句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
· 李希: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...
· 广大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...
· 习近平: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...
·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...
·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为党赢得历史主动
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