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教育>>廉政文苑>>正文
子发之母 以诗为教
2025-05-19 15:40  

    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曾有一个时代,倘若不能熟读《诗经》,定会在众人面前发言时感到底气不足。《论语》说:“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”春秋战国时代,各国战和频繁,使者来往不断,对于他们而言,必须学会在外交场合中恰当引用《诗经》中的句子,或增添文采,或委婉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

  其实,在日常场合中,《诗经》也派得上用场。西汉刘向的《列女传》中曾记载,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子发之母,就曾用《诗经》中的话来教育儿子。


  子发奉命攻打秦国,遇到粮草断绝的困境,遂派人向楚王求援。使者请粮之余,拜访了子发之母。她问使者“士卒得无恙乎”,使者回答士卒分食豆粒。她又问“将军得无恙乎”,使者回答将军早晚都能吃上肉和不错的饭食。


  此役,子发率楚军取得了胜利。带着凯旋的喜悦回到家中,子发却吃了母亲的“闭门羹”。母亲不仅不愿与他相见,还派人数落了儿子一番。她引用越王勾践带兵的故事。勾践带兵伐吴,有人献给勾践一坛美酒,他不独饮,而是将酒注入江中,命士卒在下游饮,其实江水中已没有多少酒的美味,但士卒的战力却增加了五倍。又有人献给勾践一囊干粮,他命士卒分而食之,每个人分得的食物很少,但士卒的战力却增加了十倍。勾践最后灭吴,卧薪尝胆,终有结果。


  母亲质问儿子子发,身为楚国大将,为何自己吃好的,却令士卒分食豆粒。她引用《诗经》中的话“好乐无荒,良士休休”,并解释此语“言不失和也”。“好乐无荒,良士休休”出自《诗经·唐风·蟋蟀》的最后一节。这节全文如下:“蟋蟀在堂,役车其休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慆。无已大康,职思其忧。好乐无荒,良士休休。”诗人由蟋蟀从野外搬到了屋中、天气渐冷而感到时光荏苒、人生苦短。人生苦短,那该如何是好呢,是纵情享乐,还是怀忧丧志?诗人认为这两者都不可,要“无已大康,职思其忧”,即不能贪图享乐,要想想是否有可忧之事,“好乐无荒,良士休休”,掌握好娱乐与工作的度,不因享乐而荒废正业,如此君子就可优哉游哉。


  子发之母以此教育儿子:虽然打了胜仗,却失去了人和,也滋生了骄奢的态度,实在危险。子发听闻母亲的话,深感内疚,向母亲请罪,这才得到了原谅,进了家门。楚王听闻此事后,对子发之母心生敬佩,用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中“教诲尔子,式榖似之”来颂扬。


  孔子说:“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,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”正是因为《诗经》有如此多的功用,故而产生了诗教,这是我国家教中的重要内容。


  诗教,让人温柔敦厚,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家人、四邻,进而扩展到素未相识的人,和合大同。



关闭窗口
廉政文苑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