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教育>>廉政文苑>>正文
思患豫防
2024-09-02 16:01  

思患豫防,出自《易经·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”,意思是,想到会发生祸患,事先采取预防措施。

豫,形声字,从象,予声。古义常常表示安乐、舒适,作动词也指变化、变动。“豫”又通“预”,表示事先、预先。阮籍在《通易论》中说:“见险虑难,思患预防,别物居方。”做任何事情,能够预见危险,事先考虑到困难,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,足够重视并拿出应对之策,才能最终达到预想的目标。

思患豫防离不开高瞻远瞩的预见力,预见力是一个人思维、判断与战略眼光的综合体现。欧阳修在《易童子问》中说:“遜者,见之先也。”强调的就是君子要有先见之明,能够预见未来的变化。据记载,秦末刘邦率兵攻破咸阳后,手下诸多将领被胜利冲昏头脑,争先恐后地抢夺金银财宝,而萧何却首先派士兵将秦丞相、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保护起来,然后着手将秦朝有关户籍、地形、法令等档案一一清查,分门别类登记造册,以此了解天下的关塞险要、户口多寡、强弱形势、风俗民情等情况,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根据。一个“思接千载”的人,必然能够“视通万里”,比别人站得更高、想得更多、看得更远。萧何这一做法,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深谋远虑,这也是为政者干事创业、谋事成事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养。

古人云:“凡属艰难危险之事,必预筹而布之,务有一定之法,并计不定之法。”思患是为预防,彰显的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思维,这既是理性自觉,更是超前防备。在工作中总是比别人想得更远一步,在解决摆在眼前的种种具体问题的同时,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动早做准备。当抗日战争还处在相持阶段的时候,毛泽东写出了《新民主主义论》,对中国前途和革命道路问题作了系统回答。文章提出了中国革命“两步走”的战略思考,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,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,并擘画了新中国的未来图景。事实一再证明,凡事未雨绸缪,提前谋划,有利于准确判断各种风险挑战,提高决策的科学性,规避风险,减少失误。

思患豫防体现的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。从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到“不思祸,咎无日矣”,从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”到“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”,这些古代圣贤反复强调的箴言警句,无不饱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。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,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重要的经验和智慧。百年来,我们党以常怀远虑、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,以及应对挑战的担当作为,一次次战胜了艰难险阻、渡过了激流险滩。正是这种长期的忧患意识,锤炼了我们党在面对任何风险挑战时临危不惧、从容应对的态度。

“泾溪石险人兢慎,终岁不闻倾覆人。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。”愈是风平浪静、一帆风顺,愈要保持见微知著的谨慎态度,以思患而豫防之。面对新征程上存在的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,不仅要加强风险意识,还要常备应对之策,以充足的预案、成熟的招数去解决问题、化解危机。只有做到“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,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。


关闭窗口
廉政文苑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