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教育>>廉政文苑>>正文
新时代需要“板桥风”
2022-04-20 11:22  

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。谈及为民情怀,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这首《墨竹图题诗》。诗句之外,是郑板桥在山东潍县担任知县时浸透的浓浓爱民之心和廉洁之风。

郑板桥是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,其诗书画,世称“三绝”。然而,其“廉风”“春风”与“家风”亦是一绝。郑板桥长期在河南范县、山东潍县担任知县,任潍县知县7年,他勤政廉洁,倡修城池,一钱一物概不经手。“廉风”劲吹暖民心。

潍县素称富庶甲邑,但在郑板桥赴潍县任职的前一年,灾荒就已经开始,第二年紧接着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。烈日炎炎,赤地千里,寸草不生,举目荒凉。也正是这时,郑板桥写下了《墨竹图题诗》,做出了为官时最突出的济世爱民之举。有一天,郑板桥到城外视察灾情,看到逃难灾民成群结队背井离乡,热泪夺眶,随吟一首《逃荒行》:“十日卖一儿,五日卖一妇。万事不可言,临风泪如注。”他深深感叹,我郑板桥在本县生灵涂炭,民生凋敝之际,竟然束手无策,真是愧对黎庶!此时不为百姓请命,更待何时!于是,他马上写了一封告急文书,向上司如实禀报灾情,请求批准开仓放粮,赈救饥民。

然而一封紧接一封的告急文书如泥牛入海,郑板桥只好亲赴省城当面求救。可是那些省城大官不是有意避而不见,就是敷衍搪塞。正在郑板桥心急万分之时,一天,他突然接到上司的请柬,请他在第二天上午准时赶到趵突泉,郑板桥以为有了希望,大喜。可等到他赶到趵突泉时,满腔的希望顷刻间化为泡影。原来,知府大人想借趵突泉饮宴之机,请郑板桥赋诗作画。郑板桥看到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,略一思索,提笔写道:“原原本本岂徒然,静里观澜感逝川。流到海边浑是卤,更谁人辨识清泉。”诗成之后,知府勃然大怒。不久,郑板桥便因此事受到了处分。

郑板桥开仓放粮之后,这年秋后,当地庄稼仍无收成,灾民根本无力还粮,郑板桥不顾自身安危,决定把借条当众烧毁。毁据那天,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,县府门前万众欢腾,借据被纷纷投入火海之中,灾民们热泪高呼“郑青天”。由于郑板桥采取了救灾拯民的措施,因而他在潍县,虽五年连灾,但却能使百姓度过饥年,造就了“七载春风在潍县”有口皆碑的政绩。

郑板桥还十分重视家风家教。他在外任职时,曾将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,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。郑默对侄子十分宠爱,造成小宝常常炫耀:“我爹在外面做大官”,有时还欺侮别人家的孩子。郑板桥得知后,给弟弟写信,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,嘱咐道:我不在家时,儿子便由你管教,要培养他的忠厚之心,根除其残忍之性,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侄子就姑息,放纵怜惜他。仆人的子女,也是天地间一样的人,要一样爱惜,不能让我的儿子欺侮虐待他们。凡鱼肉水果点心等吃食,应平均分发,使大家都高兴。读书中举中进士以至做官,都是小事,最要紧的是要让他们明白事理,做个好人。你可将此信读给两个嫂嫂听,使她们懂得疼爱孩子的道理,在于做人不在于做官。

郑板桥病危时,他把儿子小宝叫到床前,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,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,父亲已经断气。小宝悲痛地大哭,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,上面写道:流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天靠人靠祖宗,不算是好汉。

郑板桥为官的廉风、治理的春风和严格的家风,至今仍熠熠生辉。一切为了人民,为了人民的一切。今天,党员干部更要学习“板桥风”,尽心履职,吹“廉风”化“春风”,从我做起,树“廉风”传“家风”,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。


关闭窗口
廉政文苑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