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教育>>廉政文苑>>正文
听文物讲故事|写在墙上的留款信
2020-08-13 09:52  

  铁一般的纪律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。从早期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到“霓虹灯下的哨兵”拒腐蚀永不沾,再到把“依法治军、从严治军”确立为强军之基,人民军队93年的发展历程,正是官兵对纪律自觉遵守、薪火相传的历程。“八一”建军节来临之际,一起通过一组文物故事,感悟人民军队铁的纪律。

  “老板:你不在家,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,大洋二元,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(里)。红军”。在福建省漳平市杨美村传统民厝荣福堂内的墙壁上,一幅高0.55米、宽0.35米的留款信十分引人注目。

  1929年8月,国民党调集闽、粤、赣三省的兵力“会剿”闽西革命根据地。为了保卫闽西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,粉碎敌人的三省“会剿”,扩大红色区域,红四军决定由军长朱德率领二、三纵队向闽中进军。其间经过杨美村,当地群众对红军不甚了解,不清楚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。而当地的土豪劣绅散布流言,污蔑造谣红军在县城里杀人放火,全村人心惶惶。为了避免遭受兵祸之乱的痛苦,杨美村群众扶老携幼、带着财物,纷纷离家躲进深山老林。

  当时,杨美村上埔山有个腿脚不便的老人叫苏观泗,他曾经听过红军三打龙岩城的传奇故事,对土豪劣绅造谣抱有怀疑,很想看看红军到底是什么样子,因此,全村只有他一人留了下来。

  朱德率部到达杨美村时,正值中午,部队没米下锅,为了购买粮食,红四军战士跑遍全村,在一间小杂货店里找到了苏观泗老人。战士们耐心地向老人解释了红军的宗旨、任务以及纪律,同时请他帮忙购买粮食以解决军中急需。在他的带领下,红军战士来到了苏观泗堂弟苏和的家中,苏和不在家,米缸中却盛满了大米。在苏观泗的应允下,红军战士为主人留下充足的口粮后,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买下了26斤大米,并请苏观泗老人转交米款二元大洋给苏和。考虑到当时复杂的环境,为了便于提供主人查核,临行前红军返回苏和家中,在他家的墙壁上写下了这封红军留款信。

  红军走后,杨美村村民陆陆续续回到了村里,他们发现家里并未丢失一针一线。苏观泗老人向回村的乡亲们讲述了红军题壁留款的经过,并将二元大洋交给苏和。村民对这支秋毫无犯的军队赞不绝口:“这才是咱们穷苦人民的子弟兵!”

  1929年8月28日,红四军回师再次经过杨美村时,乡亲们不但没有躲避,还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热情招待红四军,积极协助红四军侦察敌情,自告奋勇当向导。在村民的大力配合下,红四军在杨美村附近打了一仗,歼灭国民党一个团的兵力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努力下,这封红军留款信得到了修缮和保护。如今,它的复制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古田会议纪念馆中,成为红军严格遵守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的珍贵物证。

 

关闭窗口
廉政文苑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