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工作之窗  廉政教育  法规制度  廉政文化  信访举报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廉政教育>>廉政文苑>>正文
孟子所说的"君子三乐"是哪"三乐"?
2016-06-24 09:14  

 据《孟子·尽心上》记载,孟子有言: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。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

  这段话里孟子提到了“君子三乐”:一乐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”,这是指家人平安、家庭幸福;二乐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,是指应坦荡做人、无愧于心;三乐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,即是指教书育人、传道授业。

  据朱熹《孟子集注》所载,朱熹认为,家人平安之乐乃“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”,是否可得取决于天意;教书育人之乐乃“圣人之心所愿欲者”,但是否可得仍取决于他人;唯有坦荡为人是“可以自致”之乐,故而当勉力为之、自我督促。人生在世,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诱惑,可能是权力、可能是财帛、可能是美色、也可能是口腹之欲,正确对待这些诱惑,严格克制约束自己,明确信仰、坚定信念,在前行的途中不被欲望所左右,方能不负初心、坦坦荡荡,为官者才会真正爱民为民、执法者才会公正公平。人人为君子,心中坦荡,则贪腐不存。正所谓:“人能克己,则仰不愧,俯不怍,心广体胖,其乐可知,有息则馁矣。”

  此外,教书育人之乐在当下也并非教师独享的乐趣。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,学习也好、工作也好、生活也好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经验体会,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是教训、传递正能量,倘若身边之人能因此有所启发、受到影响,也未尝不是君子之乐。

 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,孟子在提出“君子三乐”的同时,还明确指出了不能称为“君子之乐”的一点,即权力地位,这并不是一位君子获得满足感的必要条件。在当代语境看来,孟子此言也是在告诫诸位君子不要迷失本心、迷失在权力里,成为被权力左右的奴隶。

  对得起家人、对得起对自己怀有期待的人,不轻易被路边的风景动摇信念,不愧不怍、积极传递正能量,方是君子本色

关闭窗口
廉政文苑
 
党风廉政 更多>>
· 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...
·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
·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...
·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,决定党和国...
· 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...
· "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中...
·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​...
· 2025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...
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...

中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

地址:中国·陕西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:712000  电话:029-33152030